集装箱标准养护室是用于混凝土试块、水泥试体等建筑材料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养护的专用设备。以下是其操作规则:
一、使用前准备
环境检查
确保集装箱标准养护室放置的地面平整、坚实,周围无杂物堆积,保证养护室放置稳定,避免因地面不平整导致养护室内部结构受力不均或晃动。
检查养护室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,应尽量避开高温、高湿或阳光直射的区域,防止外界环境对养护室内的温湿度控制产生影响。
设备检查
检查养护室的密封性能,包括门、窗、缝隙等部位,确保密封良好,以防止外界空气和湿气的侵入,影响养护室内的温湿度稳定性。
接通电源前,检查养护室内的电器设备、线路是否正常,有无破损、漏电等情况,确保用电安全。
检查温湿度控制系统、制冷系统、加热系统、加湿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,各仪表显示是否准确,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或更换。
清洁整理
清除养护室内部的杂物、灰尘和残留的试件碎片等,保持内部干净整洁,为试件的养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。
对养护室内的货架、托盘等进行清洁和整理,确保其表面平整、无损坏,便于试件的摆放和存取。
加水加湿液
根据加湿系统的要求,向水箱或加湿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洁水或指*的加湿液,确保加湿系统的正常运行。注意不要使用含有杂质或腐蚀性物质的水,以免损坏加湿设备。
二、试件放入与摆放
标识记录
在将试件放入养护室之前,应对试件进行清晰的标识,注明试件的编号、名称、制作日期、强度等级等信息,以便后续的管理和查询。
合理摆放
根据试件的大小、形状和数量,合理规划养护室内的空间,将试件均匀地摆放在货架或托盘上,避免试件之间相互挤压或重叠,确保每个试件都能充分接触到养护室内的空气和湿气。
不同类型的试件应根据其养护要求分别摆放,如混凝土试块和水泥试体应分开存放,防止相互干扰。同时,要注意留出一定的通道空间,方便人员进出和观察试件。
三、温湿度控制与调节
设定参数
根据不同建筑材料和试验标准的要求,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设置养护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参数。一般来说,混凝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温度为(20±1)℃,相对湿度不低于95%;水泥试体的养护温度为(20±1)℃,相对湿度不低于90%。
实时监测
在养护过程中,要定期检查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,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养护室内的实际温湿度,并与设定值进行对比。如发现实际温湿度偏离设定值较大,应及时调整控制系统,使其恢复到设定范围内。
数据记录
定期记录养护室内的温湿度数据,可设置专人负责记录工作,每天至少记录2-3次,包括记录时间、温度、湿度等信息。这些数据可以作为试件养护过程的重要依据,也有助于分析养护效果和设备的运行状况。
四、集装箱标准养护室日常巡检与维护
定期巡检
安排专人每天对养护室进行定期巡检,检查内容包括温湿度控制系统、制冷系统、加热系统、加湿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态,以及试件的摆放情况、标识是否清晰等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,并做好记录。
设备维护
定期对养护室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,包括清洁设备表面的灰尘、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件是否松动、润滑设备的运转部件等。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要求,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和消耗品,如滤网、密封条等,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停电应急处理
如遇停电情况,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养护室内的温湿度稳定。对于采用电加热或制冷的设备,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备用电源供电或采用其他保温措施;对于加湿系统,可提前储备一定量的水分,以维持一段时间的湿度。待电力恢复后,要及时检查设备和试件的情况,确保其未受到影响。
五、试件取出与清理
取出时机
根据建筑材料的试验标准和养护要求,确定试件的养护时间。当试件达到规定的养护龄期后,方可从养护室中取出进行后续的试验和检测。在取出试件时,要仔细核对试件的标识和编号,确保取出的试件准确无误。
清理养护室
试件取出后,要及时对养护室进行清理和整理,清除试件残留的碎片和杂物,擦拭设备表面的污渍和水渍,保持养护室的清洁卫生。同时,要对养护室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,为下一批试件的养护做好准备。
